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20-08980898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草案新增“科普活动”和“科普人员”两章,把科学教育作为科普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全社会的科普责任,明确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科普职责,并对科普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等作出制度性安排(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年11月14日)。
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太欣新材料科技,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提出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加强科学教育。
中小学科学教育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着教师队伍短缺、专业素养不足、教育理念和方式陈旧等问题。高质量的科普活动,要有结构设计与进阶顺序,不只有知识水平要求,还应包括观念建立太欣新材料科技、思维培养、方法训练、价值提升等更高价值和更深内涵,这样才能实现完整、深度的科普。应建立健全科学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科学教育实验室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目前,很多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没有很好地适应新时代青少年的特点,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下沉还不够。破解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科普,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增强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另一方面,要创新科普形式,顺应青少年的特点,探索推动科普教育方式创新和科普教育内容建设,打造特色科普项目,使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助力青少年用科学开创更美好未来。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创新发展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科普关系长远、影响未来,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是科普的重点人群,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青少年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不能囿于枯燥、流于俗套,要常做常新,不断提供新鲜感,增强吸引力,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梦想,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厚植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