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20-08980898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东北林业大学定点帮扶黑龙江省泰来县,学校党委坚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良性循环。2018年至今连续6年,学校“小水滴公益课堂”项目每年走进泰来县,为中小学生提供系列科普知识和科普实验,并组织中小学生赴我校开展研学活动,为提升泰来县中小学科学教育水平贡献东林方案。
由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发起创办的“小水滴公益课堂”于2016年寒假开始举办,常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生物科学科普活动,在寒暑假期间利用大学科研实验室为中小学青少年儿童免费提供探索自然教育的课程。2018年开始,团队每年深入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教育振兴)社会实践,是学校最早深入泰来县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团队之一,累计公益授课超500学时,直接受益学生980人次,同时组织20余名优秀学生到东林体验大学生活,帮助树立远大理想,同时推动项目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全面开展,已累计开展近百场、受众达1万人次以上。
项目在泰来县实施6年来,做到了“三个拓展”。一是项目课程内容不断拓展,根据泰来县参与学生特点,项目课程内容从单纯的科普讲座拓展到包括素质拓展、科普讲座、科普实验、研学活动等成体系的系列课程太欣新材料科技,时间从两天拓展到一周,课程内容也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出20门经典课程,教学形式也从单一的线下拓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是项目实施载体不断拓展,项目最初是以“大手拉小手”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的,至今项目每年都能获得学校乃至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的支持,同时得益于项目的特色和影响力,学院依托项目团队成立了小水滴公益党支部,开展基层党建创新探索,获得学校首批“一支部一特色”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同时党支部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样板党支部,项目已经成为校内外知名的党建活动品牌。三是项目参与群体不断拓展,项目团队成员从最初的全部由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组成拓展到每年面向全校本研学生招募团队成员,同时以党支部共建的形式不断拓展团队力量,先后与校内外四个党支部开展党支部共建,从资金投入、人员支持、技能提升、场地支持等方面不断提升项目内涵和活动质量,更重要的是参与项目的学生,从最初的定点扶贫村——宏程村的学生扩展到泰来县全县的学生,受益群体不断拓展。
项目受到当地村民、学生、政府的热烈好评和广泛赞誉,已经成为泰来县每年暑期中小学生翘首以盼的活动,每次报名都是一开始就瞬间爆满。相关实践活动也得到了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东北网、哈尔滨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年的连续报道,“小水滴公益课堂”被挂牌为黑龙江省的省、市、区三级科普教育基地,并摘得全国第九届梁希科普奖。
2018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在泰来县宏程村挂牌,“小水滴公益课堂”项目作为学院的特色项目就在此落地生根,并围绕着当地所需和实际,不断创新发展,2022年8月,“小水滴公益课堂”面向泰来全县“首秀”,持续传播科学知识、坚定科学信念,全面助力当地中小学科学教育。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积极响应、谋划作为,主动对接泰来县宏程村,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牵头主抓定点帮扶全面工作,把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的“小水滴公益课堂”引入到泰来县宏程村,并作为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来抓,指定并长期固定由学院团委书记来具体带队指导,并邀请我校驻宏程村为“精准帮扶联络员”。
在学院的绩效津贴方案中,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专项考虑和设计,每年对团队和相关参与教师进行绩效激励,保证了团队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投入主动性,保证项目不断线年,受疫情影响,项目无法线下开展,宏程村的孩子们和来自其他八个省区的118名孩子一起首次以钉钉线上的形式完成了全部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反馈。同时积极争取学校的相关政策激励,包括乡村振兴专项项目的持续支持,项目课程入选学校首批生态文明实践课程等等。
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学生。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双一流”学科优势,以及生物学的拔尖人才成栋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班的高素质学生优势,聘请学校学院8位相关高水平教师作为项目导师和指导专家,保证科普知识传播的正确性和科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制定了成员招募选拔、项目课程开发、评优争先等一系列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保证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开展,比如固定每年5月份选拔“小水滴公益课堂”大学生讲师,要经过3轮筛选,入选讲师要经过近40小时的集中备课和说课考核才能通过为正式讲师,通过“把人选好、把课备好、把预实验做好”保证项目质量和效果。
同时,不断设计开发具有启发式、探究式、渐进式的课程内容,逐渐构建起门类众多、结构合理、互动性强的课程体系,包括《初识酸碱性》《神奇的进化》《走进密度的世界》《手工香皂的制作》《彩色花瓣的揭秘》《叶脉书签的制作》等20门经典课程,这些课程每年都在推陈出新,并向学生们展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PCR仪和大型离心机等先进科研设备,保证能始终给泰来县的中小学生呈现最完美的科普教学与实验。
将自然教育全方位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关注中小学生自然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城市里,农村孩子更需要自然教育,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引导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对孩子们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建立“到乡村去、回学校来”的自然教育双向促进机制,将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作为树人育才的大课堂,构建“全链条”双向育人工作体系。
每年选拔在授课阶段表现优秀的孩子来到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团队主动对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带领学生学习了解森林的起源、森林的演替、森林的功能等知识,通过参观全国各地典型树木和森林动物标本让大家大饱眼福,让孩子们在参观中直观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体会人类对包括森林在内一切生命的尊重和情感。同时研学实践基地不断增加,包括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哈尔滨松北国家湿地公园、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的帽儿山实验林场、皮毛标本馆、风洞实验室等。
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随着项目持续开展,如何提质增效取得新发展是团队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问题。将党支部建到项目上、建到团队上,成立小水滴公益党支部,不断推动党建与项目业务深度融合太欣新材料科技,有力提升活动内涵,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在人财物各方面给予支部大力支持,在保证经费投入的同时,学院党委历任领导、学校历任驻村书记和挂职县领导在团队招生宣传、授课场地、大学生讲师住宿等方面提供帮助和便利,并成功推进“小水滴公益课堂”实现从“村”走向“县”,并辐射到全国八个省区市的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从“1+1”结对共建,即与宏程村党支部共建,扩展到“1+N”结对共建,即已与学校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党支部、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科研中心党支部等结对共建,并将继续扩大依托项目结对的党支部,持续以党建做大做强“小水滴公益课堂”。
“小水滴公益课堂”团队,始终坚持围绕学生、服务科学教学,不断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手段上创新,积极争取更大平台支持,持续吸引凝聚更多大学生加入“朋友圈”。通过2019年10月在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挂牌的黑龙江省级、哈尔滨市级和香坊区级科普教育基地,“小水滴公益课堂”的讲师们主动研发新课程,优化经典课程。2020年4月,东北林业大学成为第一家加入中国大学植物网联盟正式会员的黑龙江省高校,目前,青近自然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致力于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网站建设,通过“支部+协会”模式,人员和资源互通,使得“小水滴公益课堂”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立德。项目虽然是公益科普项目,时间也不长,但在课程设计上始终坚持将科学知识传授与坚定理想信念并重,在讲师选拔上也优先考虑积极向上的党员学生,追求在传授知识中潜移默化地触动孩子,打开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视野、向往外面的世界,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理想,培养一颗向上的心,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的动力。同时大学生讲师们通过活动实践,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不仅增长了才干,也在教授过程触动自己,坚定自己的大学理想、人生梦想,更加积极向上、拒绝“躺平”,很多大学生也在项目过程中确定了从事教育的职业选择。
多方携手、互利共赢,在项目中充分体现,也是项目能够连续多年开展,做到久久为功的根本原因。
学校在对口扶贫宏程村之初就发现,村内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门的科学教师和成体系的科学教育课程,所以有针对性地将还在初创阶段的“小水滴公益课堂”项目引入当地,并结合村内中小学生均有的特点,对项目进行精准化的设计完善,并在每一年项目开展后进行学生、家长、讲师等满意度测评和改进意见征集,不断创新丰富完善项目,其中到哈尔滨、到东林来研学的活动,既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项目质量、提高吸引力的重要激励举措,近千名学生在项目中直接受益,学习都非常认真,对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解密了科学的神奇之处,更是帮他们打开了更大更新的世界,通过他们也带动了更多周围没有参与项目的孩子和家长主动去参与类似的项目或者更加重视孩子的培养,尤其是20余名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受益巨大,首批8名研学学生,6名成功考取大学(1人还未高考),其中今年成功考取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张家琦同学表示“2018年的林大研学对我影响很大,让我第一次体验大学校园生活,令我非常向往,我才能够坚持到底,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
育人是双向的,受益也是双向的。6年来,“小水滴公益课堂”项目在泰来县生根、发芽、结果,活动每年都获得上级社会实践重点项目支持,每年都受到媒体报道,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本网、东北网、哈尔滨市电视台、黑龙江都市网等先后报道团队事迹;2022年“青春兴泰来”小水滴公益实践团荣获学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特等奖”,团队队长在学校表彰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同时项目入选了中国大学生在线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实践风采类优秀作品和中国青年报社开展的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项目优秀”和“视频优秀”。直接参与项目的84名大学生讲师更是在项目中快速成长,有48名党员保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攻读研究生,4人获评“黑龙江省三好学生”、1人获评“第九届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指导教师获得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团队获评全国梁希科普奖等等。
通过党支部建在项目上,促进党支部党建与项目业务深度融合,实质上项目与党支部互为特色、互相促进,在教育精准帮扶社会实践上持续发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更是促进并带动整体党建质量的提升。支部特色彰显,获批学校2020年度“一支部一特色”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并已顺利结项,在此基础上成功立项成为学校首个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的学生党支部;党支部助力科普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事迹撰写的经验材料入选黑龙江省高校基层党建服务龙江振兴发展优秀案例;党支部共建成效显著,共建的党支部多个入选相关基层党建支持项目,同时作为样板党支部继续探索与黑龙江省其他入选的学生党支部开展联建联学,进一步提升党支部影响力。
开展“水滴石穿,生生不息”主题创建活动,深入实施“WATER”建设行动,持续提升支部党建质量、强化项目育人实效,“W”:want,即要明确建设目标,继续聚焦科普公益教育服务和党员学业先锋引领;“A”:accompany,即要调动全员参与,力争通过党员+积极分子+群众,带动和培养更多力量参加“小水滴公益课堂”;“T”:teach,即要教授提升工作能力,既教授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又培训志愿服务技能,将党的知识和服务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E”:express,即要多交流宣传项目工作,支部党员在日常科研学习生活中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引领优良班风学风校风建设;“R”:reach,即要注意总结“小水滴公益课堂”相关实践成果,在成果凝练、典型选树、评优争先等方面多出成果、多出经验。
项目开展6年来,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未来要更加突出项目亮点——研学活动,结合后疫情时代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学校以林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优势和特色。一是在公益活动中更加突出生态和环保,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受教育,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二是带领更多的项目学生走出泰来、走进东林,让更多的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坚定信心、踔厉奋发;三是小水滴公益课堂走出黑龙江、走向全国,走出城市、走向乡村,从目前的泰来县宏程村推广到其他省份的乡镇,从目前的授课对象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推广到更多乡村中小学生、让更多乡村学子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小水滴公益课堂共享自然教育,进一步扩大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力。
每人都是一颗小水滴,汇聚在一起才能成为江河湖海。这是团队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团队文化,也是共同的使命愿景。将建设完善“小水滴公益课堂”课程资料库,对项目实施中学生认可度高、评价好的经典课程进行“金课”化打造;将培育“金牌”讲师,邀请在校级授课大赛获奖的老师担任评委,选拔出“小水滴公益课堂”培训讲师和项目负责人,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将主动开展以赛促进,围绕“小水滴公益课堂”和“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相关学习培训,争取有项目立项和参加竞赛获奖。